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手机短信,快捷登录

微信扫码登录

使用验证码登录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首页 设计作品 建筑环境 一乘建筑新作|深圳华侨城燕晗高地:对话与重生 ...

收藏

0

0

分享

商业 一乘建筑新作|深圳华侨城燕晗高地:对话与重生

月幽璃 2020-11-14 10:38:25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  全球设计风向感谢来自 一乘建筑 的建筑改造项目案例分享:
  设计团队:一乘建筑
  项目地点: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街道香山街社区香山村6栋
  建筑面积:6000平方米
  关键词:旧建筑改造、功能活化、立面梳理、空间叙事、文化与公共、静谧
  当我们把注意力聚焦于我们通常会忽视的场所时,就能发现与其来由相关的个性丰富的表情,也因此能够获得于我们自身所处城市的全新认知。
  陈内秀信《东京的空间人类学》
DSC0000.jpg

改造后建筑立面的退台关系与自然相互依存 ©张超

  01
  机遇:在自然与静谧中营造
  栖于燕晗山间的这块场地,离城市不远,靠自然更近,建筑的命名和地理位置有关。房子紧挨燕晗山,就像大手牵着小手,山是大手,连着整个华侨城大大小小的建筑群落和公共空间。
DSC0001.jpg

项目区位 ©一乘建筑

DSC0002.jpg

通向燕晗高地的一座桥 ©一乘建筑

  环境激发了想象和期许,抵消了一部分对困难的焦虑感。面对年久失修遗落在山间的这栋建筑,在并不充分的任务条件下,建筑师意识到将要开始的工作会在无数的未知中梳理与修正。
DSC0003.jpg

第一次现场记录,建筑及空间隐匿在静谧的氛围中 ©一乘建筑

  02
  介入:建筑望向自然
  繁华的都市建筑群中,自然是珍贵的。在愈发迷失的城市生活体验里,我们渴望真诚和释放。自然的肆意生长和建筑的破败形成对比但又彼此融入,建筑师希望通过谨慎的设计介入,让建筑与自然适度剥离,重新找到对话的契合点,让人们重返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体验及感受。
DSC0004.jpg

原始地形分析 ©一乘建筑

  建筑总体有四层,建筑外部东南两侧分布着员工宿舍及球场,西北侧倚靠着燕晗山。建筑在改造前仅剩首层仍在使用,二层及以上的部分年久失修且漏水严重。
DSC0005.jpg

改造后的建筑与城市天际线的对望 ©张超

  业主与一乘建筑共同看到了这里的可能性:“我们希望通过建筑把人们重新带到这座曾经繁荣的房子里,感受独特的自然之美。”
DSC0006.jpg

改造后的建筑南立面 ©张超

DSC0007.jpg

建筑主入口局部 ©张超

DSC0008.jpg

改造后建筑东侧的立面连廊可以望向整个华侨城创意园 ©张超

DSC0009.jpg

改造后的屋顶花园平台将自然作为空间的一部分 ©张超

DSC00010.jpg

改造后的屋顶公共通道 ©张超

  03
  线索:艺术与商业的结合
  项目所在的华侨城创意园区,发展多年并已沉淀出诸多的优质文化资源。结合周边已有的业态环境,甲方希望在内容的经营上强调自然和融合,稀缺和互补。基于调研,一乘提出从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之地、餐饮与创意办公互补、品牌化空间运营三个维度切入。
DSC00011.jpg

周边业态分析 ©一乘建筑

DSC00012.jpg

项目讨论 ©一乘建筑

  设计力图通过改造更新,将这里打造为一座包含特色零售、高端餐饮、艺术画廊、剧院、办公、创意集市等多重功能、独具特色的“文化综合体”,将一系列新的行为经济模式植入旧有建筑构架,实现老物业的重组与激活、形成与周边环境共生的肌理,为城市提供一处值得停留的艺术生活场所。
DSC00013.jpg

建筑西立面半鸟瞰 ©张超

DSC00014.jpg

改造后建筑西立面夜景 ©张超

  04
  立面策略:体验自然的旅程,重塑标志界面 
  立面的生成策略,实质上就是空间内容的填补与缝合在外部的自然呈现。设计语言上的留白,建筑立面上的洞口错落,首先考虑的是人的感受,包括走进建筑的历程,创造融入建筑后观看外部环境的机会。在由远及近的步行过程中,我们希望人们可以充分的被自然打动,然后缓和的与建筑融为一体。
DSC00015.jpg

建筑界面的生成策略 ©一乘建筑

DSC00016.jpg

建筑剖面图 ©一乘建筑

DSC00017.jpg

晚霞中的建筑东立面与燕晗山 ©张超

DSC00018.jpg

建筑东立面 ©张超

  建筑的东立面若隐若现于自然之中,由于食堂租期未到,因此一层原入口暂时不作为建筑的主入口。建筑师利用建筑现有高差,将项目的主入口设置在建筑西侧广场一端,行人或车辆可以从南侧的坡道缓行而上。
DSC00019.jpg

沿坡道通向位于二层的建筑主入口及广场 ©张超

DSC00020.jpg

改造前从桥梁看建筑南立面 ©一乘建筑

DSC00021.jpg

改造后从桥梁看建筑南立面 ©张超

DSC00022.jpg

主入口原方案模型 ©一乘建筑

DSC00023.jpg

实施版建筑主入口方案流线分析图 ©一乘建筑

DSC00024.jpg

建筑主入口原方案效果图 ©一乘建筑

  在树影中窥探一角后,随着上山的坡道漫步而上,在融入自然的体验中,到访者将被一段耐候钢栏板吸引,由它界定的场所,为从坡道上步行而至的客人们指引着主入口。
DSC00025.jpg

建筑主入口实景 ©张超

DSC00026.jpg

建筑主入口灯光细部 ©张超

  西侧入口前的开阔的小广场,可以看到建筑西面与南面全貌,设计着力在此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界面,建筑如同山体一般,层层叠叠的体量向天空与山体延伸。
DSC00027.jpg

建筑主入口及立面改造前 ©一乘建筑

DSC00028.jpg

DSC00029.jpg

建筑主入口及立面改造后 ©张超

  主入口上方露台,连接4、5层的黑色楼梯,以丰富的体块与不同的材质映衬,让其成为立面上具有标志性的节点。
DSC00030.jpg

建筑西立面夜景图 ©张超

DSC00031.jpg

建筑主入口立面局部 ©张超

DSC00032.jpg

建筑南立面局部退台关系 ©张超

  05
  体验:多元的功能与丰富的空间
  如何将项目涵盖的多种功能梳理并进行合理分布,乃至为未来业态调整保留余地,是一乘在营造内部空间中首要考虑的。在功能排布上,二层设置较为热闹的特色零售、集市与展览,三层则以创意办公空间为主。而项目主要的业态:私厨、画廊、剧场则设置于四、五层。 功能最为复合的四层,包括了:城市展厅、艺术商店(书店)、画廊、剧院入口等功能。
DSC00033.jpg

整体功能及动线轴侧分析图 ©一乘建筑

  4F-城市展厅
  随电梯到达四楼的人们,首先进入的是城市展厅这一空间,设计利用建筑内部原有1.2米的高差,创造了一个漫游和体验式的展厅空间。
DSC00034.jpg

四楼城市展厅拆解分析图 ©一乘建筑

  在项目建成的一段时间后,一乘以“对话的概念”为策展主题,在四楼的城市展厅做了第一期策展,详实记录了整个项目的设计讨论和建造过程。
DSC00035.jpg

4F城市展厅《对话的概念》建筑主题展 ©张超

DSC00036.jpg

4F城市展厅《对话的概念》建筑主题展 ©张超

DSC00037.jpg

楼梯设计拆解图 ©一乘建筑

DSC00038.jpg

改造前楼梯现状 ©一乘建筑

DSC00039.jpg

改造后从楼梯仰望天窗 ©张超

DSC00040.jpg

从楼梯上来临近艺术商店(书店) ©张超

  4F-艺术商店
  艺术商店围绕采光天窗和楼梯一侧设计,天窗与大面积玻璃的使用,充分引入了上部的天光、远处的绿植,内外空间不断发生着交融和对话。
DSC00041.jpg

四楼艺术商店拆解分析图 ©一乘建筑

DSC00042.jpg

自然光与垂直玻璃面凸显了艺术商店(书店)模糊的立面感受 ©张超

DSC00043.jpg

四楼平面看艺术商店(书店)和采光天窗的关系 ©张超

DSC00044.jpg

从商店看采光中庭 ©张超

DSC00045.jpg

从商店看采光中庭 ©张超

  4F-画廊
  与艺术商店对望的是画廊空间,设计师在此处保留了旧有建筑的结构柱。裸露的钢筋混泥土梁柱,与光洁的新建墙面产生了新与旧的对话,也暗示着下一功能空间的线索:完整保留原有建筑结构的画廊。
DSC00046.jpg

画廊入口与保留的结构加固痕迹 ©张超

DSC00047.jpg

画廊内部 ©张超

  画廊内,由原有建筑井字梁搭建的无柱空间,形成了强烈的秩序感,一乘加入灯光的烘托,在强化这一美学感受的同时,得到了明亮舒适的光环境。
DSC00048.jpg

画廊内部 ©张超

  3-4F-剧场
  剧场位于建筑东侧3-4层,在剧场空间的外部,建筑师让空间退让,形成双层灰空间连廊,让人们从这个地方进入室内,在感受空间与植物、风雨、阳光的同时,与环境形成了互动关系和停留感。连廊弱化了建筑与环境的边界,贯通两层的钢柱形成的严谨序列,也与周边自由生长的植物形成对比,而有特殊需要的人士可以从三楼平面进入。
DSC00049.jpg

剧场空间生成策略 ©一乘建筑

DSC00050.jpg

剧场空间动线及细部拆解图 ©一乘建筑

DSC00051.jpg

剧场外部两层高灰空间与环境 ©张超

DSC00052.jpg

施工中的剧场内部 ©张超

DSC00053.jpg

完工后的剧场内部 ©张超

  5F-餐厅
  位于顶层的餐厅,围绕中心庭院,依托外部环境展开规划布局,以组团的形式,散布着餐厅包间与厨房等功能,建筑师通过将这些体块旋转,从顶部开洞,为内部空间奠定了和自然相对紧密的联系,每个房间的三角阳台,则丰富了空间的自然体验。站在其中,嗅见植物的芬芳,感受树影的斑驳。
DSC00054.jpg

屋顶建筑生成策略 ©一乘建筑

DSC00055.jpg

屋顶动线及细部拆解图 ©一乘建筑

DSC00056.jpg

餐厅入口 ©张超

DSC00057.jpg

餐厅入口看周围环境 ©张超

DSC00058.jpg

模型推敲-房间的屋面开洞为内部空间创造积极的采光条件 ©一乘建筑

DSC00059.jpg

施工中的室内空间与自然 ©一乘建筑

DSC00060.jpg

空间与光的营造 ©张超

  作为空间起承转合通达自然的关键,位于餐厅中部的架空环廊,以截面为150×150的工字钢矩阵展开,营造出轻盈和秩序的空间感受。地面由绿植、卵石、防腐木板、水泥地面等不同材质界定场域。置身其中,眺望远处的城市天际线,建筑与环境的对话,形成独特的场所精神,引人流连。
DSC00061.jpg

屋顶露台 ©张超

DSC00062.jpg

露台庭院 ©张超

DSC00063.jpg

露台户外就餐区 ©张超

  06
  后记:重生亦是成长
  在燕晗高地建成一年之后,一乘建筑团队也将自己的工作室搬到了这里。 如果说每个建筑师都有一个记录自身成长的项目,那么燕晗高地就是之于一乘建筑的那一座。
DSC00064.jpg

搬入燕晗高地后工作室的日常 ©罗琦

DSC00065.jpg

回顾:面对复杂的现场关系设计团队驻场测量与建模 ©一乘建筑

DSC00066.jpg

建筑东立面鸟瞰图 ©张超

  过去,我们更加追求完整极致,试图在每个项目中融入实验性,而在燕晗高地的设计过程中,和业主如此贴近紧密的合作,让我们真正体谅到业主的难点。真诚合作,努力探索团队的边界,是项目带给我们的成长。一座老旧建筑的新生,亦是一段成长的新征程,之于建筑,亦之于人。
  设计图纸
DSC00067.jpg

DSC00068.jpg

DSC00069.jpg

DSC00070.jpg

DSC00071.jpg

DSC00072.jpg

  完整项目信息
  项目名称:燕晗高地
  项目地点: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街道香山街社区香山村6栋
  设计团队:一乘建筑
  事务所网站:www.onexn.com
  主持建筑师:张博、王晶晶
  团队:安炳祥、扶艳荔、丘健海、曾鸣、王婉月、袁晶晶、蔡梓莹(实习)、江培纯(实习)
  建筑施工图:陈明
  室内施工图:李南芳、李文奎
  结构顾问:唐公民
  结构加固方式:外粘型钢加锚式箍板
  材料:水泥自流平、耐候钢、竹钢、超白玻、玻璃砖、白色乳胶漆
  灯光:PUDI谱迪照明
  规模:6000平方米
  设计周期:07/2017-12/2017
  施工周期:02/2018-9/2019
  摄影师:张超
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搜索 官方QQ群